分類:未分類

2015 / 9 / 30

[大會攝影 04] 從大量數據,萃取意義。

 

 

00_20150919_YMRF_402

 

 

10:40-10:50     引言:從大量數據,萃取意義。 (蔡依橙)

10:50-11:10     健保資料庫研究發表之 2015 趨勢(陳育群)

11:10-11:30     從 0 到 1:中醫健保資料庫研究經驗分享(林舜穀)

11:30-11:50     Q&A

 

 

陳育群醫師精湛的視覺化解釋之後,讓大家了解這十多年來健保資料庫的歷史,也體悟到原來自己置身在全世界最大的資料庫裡頭,卻渾然不知。

 

陳育群醫師健保資料庫研究的趨勢分析,對於想用、或正在用健保資料庫的研究者,是很實用的資訊。

 

如何在短暫的門診時間,得到病患的回饋,並且彙整成有用的資料,於是我參考林醫師目前使用的 Google 問卷操作方式,當天回到家後就開始著手設計問卷!

 

中醫系的強者學長林舜穀醫師,用健保資料庫來看中醫的研究。學長用了許多方式來排除掉想得到影響中醫健保資料的 bias ,更結合了雲端系統來整合資訊,運用在臨床評估,也順便可以更快的蒐集個案資訊。不只是研究,更打出了個人獨特的品牌。

 

閱讀更多 »

2015 / 9 / 25

試著改變,所以參與。

 

作者:台北榮總 教學部 朱豐沅 醫師

 

 

20150919_YMRF_156

 

 

回想當初選擇行醫的理由,就只有一個,想專心地診治病人。沒有想過要做研究、發表文章。

 

 

鼓起勇氣,為自己做些改變。

 

然而,踏入臨床後,才發現醫生已無法像以前一樣,只是單純地把病­­­­人照顧好即可。尤其是在醫學中心。眼看著身旁大自己沒幾屆的學長姐已經發表 paper,有些同學的 paper 也陸續被接受,甚至連學弟妹也有自己的作品,反觀自己在學術的領域,什麼東西都沒有。

 

於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我開始擔心,雖然我並沒有想留在大醫院,但我會不會以後連個一日主治醫師的資格都拿不到?我會不會被醫療圈所淘汰?因此,我想在以為單純的醫師生涯中,為自己做些改變,於是鼓起了勇氣,在《青年醫學研究論壇》於新思惟粉絲專頁上被貼出來的第一天,我就馬上刷卡報名了。追蹤了一陣子新思惟的動態,而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活動。

 

閱讀更多 »

2015 / 9 / 9

報名成員分析

 

 

MECO_20150412_108

 

 

一如往常,為了讓大家更知道,9 月 19 日當天,坐在自己附近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伙伴,也為了讓講師們,準備更適合大家的演講內容,新思惟大數據 資料分析團隊,將報名資料作了以下整理。

 

至於這樣的數據代表了怎樣的意義,就讓各位自由詮釋囉。

 

閱讀更多 »

2015 / 8 / 28

[課前問答] 最辛苦的那一段,造就日後所有故事。

 

作者:李健逢 醫師

 

 

未命名

 

 

問:年輕醫師如何建立自己的 research team (basic)?特別是如果沒有 bench 經驗,有可能嗎?(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答:就像建立一個家庭一樣,在實際參與之前我們一定看過無數的例子。但看的再多,都比不上透過實際參與來學習,因此我的建議是,就往前走出第一步,只要站穩了,很快的你會發現下一步的方向。沒有可不可能,只有願不願意。

 

當然,「建立自己的基礎研究團隊」對一個赤手空拳的年輕醫師來說,似乎太過遙遠。

 

我的看法是:首先,不要先去想建立團隊,真正的「建立團隊」是從空間的規劃,經費的提撥,到人才的網羅和聘任一連串的過程,需要龐大的資源。在現在的高度,我們能做的是「建立人脈」,也就是建立合作關係,透過具有不同專長、身處不同環境的研究夥伴,一起付出努力解決問題。

 

閱讀更多 »

2015 / 8 / 28

[課前問答] 超越距離限制的團隊合作模式

 

作者:陳天心 醫師

 

 

PATI_20150307_0281

 

 

問:目前醫學研究是團隊合作的時代,如何找尋合適的跨領域的合作夥伴(方式與管道),並能合作愉快?(解剖病理科主治醫師)(牙科部主治醫師)(醫官)

 

答:這個問題分做兩部分,如何找伙伴,和如何合作愉快。

 

各位可以參考兩篇,分別是新思惟的課程:《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還有羅輯思維:瘋狂的投資(18 分 44 秒的地方)。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