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8 / 28

[課前問答] 最辛苦的那一段,造就日後所有故事。

 

作者:李健逢 醫師

 

 

未命名

 

 

問:年輕醫師如何建立自己的 research team (basic)?特別是如果沒有 bench 經驗,有可能嗎?(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答:就像建立一個家庭一樣,在實際參與之前我們一定看過無數的例子。但看的再多,都比不上透過實際參與來學習,因此我的建議是,就往前走出第一步,只要站穩了,很快的你會發現下一步的方向。沒有可不可能,只有願不願意。

 

當然,「建立自己的基礎研究團隊」對一個赤手空拳的年輕醫師來說,似乎太過遙遠。

 

我的看法是:首先,不要先去想建立團隊,真正的「建立團隊」是從空間的規劃,經費的提撥,到人才的網羅和聘任一連串的過程,需要龐大的資源。在現在的高度,我們能做的是「建立人脈」,也就是建立合作關係,透過具有不同專長、身處不同環境的研究夥伴,一起付出努力解決問題。

 

自然這樣的團隊不會是「自己的」,但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能發揮的力量,遠超過你的想像。

 

值得注意的是,要在一個合作的團隊中站穩,擁有不能被取代的核心價值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我鼓勵年輕的醫師先尋找自己的核心價值,對醫師來說這核心價值通常是建立在臨床的經營上,例如有自己的 database、有自己獨到的觀察、有自己的技術,這些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接著,如果有機會也剛好有需要,可以嚐試一點 bench work,只要願意花時間做,很少有學不會的東西,所謂的「經驗」也是學習來的。再繼續往前跨,你會發現你要做的、可以做的事越來越多,也許你會有機會擁有自己的空間,召募自己的 member,完成更多的 projects,甚至幫助更多年輕人發掘潛能,也許就接近所謂的「自己的團隊」了。

 

接下來的路,我也正試著要踏上去,希望未來有機會能與你分享我的心得。

 

 

問:在如今的體制下,如何培養和維持做研究寫論文的熱忱,而不是為了升遷或與別人比較才來做研究?(中醫部主治醫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婦產部住院醫師)(PGY)(外科住院醫師)(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眼科醫師)

 

答:我必須承認,我偶爾會有「要是能完全不做研究該有多悠閒」的想法,我常常會有「我怎麼能做輸別人」的想法,我總是會有「多發幾篇論文好升等、好拿計畫」的想法。所以,我不見得是回答這個問題的絕佳人選。

 

但如果問我怎麼保持熱忱,我建議持續把自己放在競爭圈裡、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參加學術研討會、追蹤認識的卓越研究者近期發表成果、以及即時研讀發表在頂尖期刊的作品。

 

有為者亦若是,了解世界前進的速度會讓自己總是充滿走下去的動力和能量。惰性是難免的,但請記得要踏上這條路不容易,千萬不要停下自己的腳步,除非你找到了更有意義的事情值得去投入,例如:創立新思惟國際這樣的機構。

 

最後,我認為為了升遷或與別人比較才來做研究,其實也沒有不好,在逼迫自己前進的過程中,人會成長,研究的習慣和態度也終會養成。

 

 

問:自己目前還在分子生物實驗/動物實驗方面練功,雖有一定的基礎,老闆願意支持,實驗室也有不錯的風評,但還是希望建立自己的實驗室,想請問李健逢醫師在建立自己的 lab 初期遇到最大的困難在哪裡?除了自己寫計畫拿經費,國際學會申請研究獎金之外,如何替自己找到更多資源?在建立自己的研究團隊時,有沒有一些特殊的獵才管道,找到適合的實驗人才?(胸腔部研究醫師)

 

答:首先誠摯的恭喜你在機構裏能遇到願意培養你的老闆,給了環境給了資源也給了願景,也佩服你已經看到未來必須自己建立實驗室的需求。

 

我當住院醫師一開始,沒有實驗室也沒有足夠經費,當時是自掏腰包請助理、自己貼錢買耗材、跟別人借了半條 bench 就上工了(結婚的時候我太太一直不明白我的存款為何這麼少)。所以說建立實驗室最大的困難,顯然是空間和經費取得不易了。

 

猜想你在未來建立實驗室的時候,應當不會面臨我當初窘迫的情況,不過原則是類似的,就是「先求有再求好」,先借到一小吋空間掙到一小點經費,結合你能拿到的機構外的協助認真做出成績,再尋求更大空間更多經費的可能性。

 

畢竟學術的路上重的是 credit,有了成績才有立足爭取更多資源的機會。

 

至於獵才管道,我最常依賴的是數字求職網,利用履歷上載明的專長,思考應試者的技術,融入自己實驗室後,能創造的可能性和帶來的影響。

 

關於如何面試到好夥伴的學問實在太大了,縱然我有一點會看面相的天分,但偶爾還是會看走眼。另一件獵才的重點,請相信我,對團隊來說,「容易相處」絕對是必要且最重要的。

 

 

問:怎麼開始第一個研究的過程?研究主題材料如何源源不絕的產生?(心臓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品管中心小組長)(麻醉部主治醫師)

 

答:我的第一個系統性的研究是針對「胃腸道基質瘤」的臨床分析,為了了解這個疾病我投入了很多心力研讀過去所有的文獻。在回溯分析機構內的病例時,發現醫療對於這類腫瘤的預後分析與治療方式仍有許多進步空間,此後的 10 年一直到現在,針對「胃腸道基質瘤」的預後分析、生物標記以及實驗性治療,成為我主要的研究方向。

 

在這段時間裡,我也試著在 mentor 的協助下,用類似的模式建構其他對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具抗性腫瘤的平台。研究主題十幾年來加起來不超過五個,但使用不同的策略針對這五個主題進行研究,卻怎麼做也做不完。

 

研究主題的制定:這一路走下來我的經驗是,研究的題材就在每天常規的醫療裡,「現在醫療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最好的研究主題。

 

針對一個主題深入了解,試著明白研究的現況、剖析這時入場的行情和自己立足點的差異有多大、是否能靠自己的努力達成,就能大略推測主題是否合適。比方說,惡性黑色素瘤在美國是顯學,要發表好的論文門檻其實已經在那裏了,相較之下台灣病例少很弱勢。

 

反過來說,你也許就明白為何在台灣鼻咽癌、口腔癌、肝癌和肝炎會是相當受歡迎的題目了。

 

尋找能套用在研究主題的研究執行方式:一個好的研究就像一道大菜,選主題就是選主要食材,接著要怎麼料理這食材就要靠功力了。

 

一條魚可以生吃清蒸紅燒酥炸還有煮五柳枝,方法多到數不清,就像研究的方法有純統計算 model、有的做一點分生、有的純分生、有的創造動物模型,端看材料的水準和你熟稔的方式,一開始可以從別人的研究裡學習研究方法,看到別人在其他疾病做的新穎研究,只要邏輯不違背,也可以試著套用在自己的主題上,沒有人說糖醋只能用在排骨,宮保只能用在雞丁。

 

這樣的研究或許創新性較不足,但適合初入門的年輕人,要是能加點料調好味道,可能也是一道好菜。

 

健保資料庫也是很適合年輕研究者的研究方式,如果你從事的是生醫領域。另一個方式是師法於 public domain 上的 big data,在生醫的領域裡有些已存放在網路上的資料庫,探勘這些資料庫可以讓你快速且具邏輯性地,從數萬個基因裡找到你的標的基因群。

 

當然如果能夠福至心靈地想出創新的研究方向,解透了長久以來沒人了解的問題,這是最好的,只是創新之所以可貴,就在於這類靈感往往無法常得呀!

 

 

問:一路走來,哪個點是最不容易突破或需要付出最多時間精力的?曾經遇過最深沉的打擊是什麼?當時,是如何運用資源找到出路與面對壓力的呢?在這個過程中,家人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麻醉部主治醫師)(外科主治醫師)(急診主治醫師)(麻醉科醫師)(教學中心 PGY)(電台採訪員)(農場管理員)

 

答:我的起步很辛苦。

 

普遍認為病理醫師離實驗室很近,自己用科裡面的設備試劑和人力做一做就能有成果了,但在我當住院醫師開始想要往前走的時候,完全無法使用科內資源。當時的我認真思考了很久,決定跳脫「把計畫的執行寄生在科資源上」的做法,我知道我會付出龐大的代價:我需要不斷的籌措經費、尋找空間和人力。

 

我知道這是一條險路,但要是成功了,我也許會賺到格調和永續經營的機會。

 

於是我自己學了所有技術員做的事情、自己試著在倉庫裡尋找陳舊的檔案、透過關係借了半條 bench,自己執行簡單的實驗。儘管能寫計畫,一個住院醫師能拿到的經費仍相當有限。我透過幫主治醫師寫計畫獲得稍多的經費,嘗試將幾個計畫的經費湊在一起,執行較具規模的研究案。

 

研究是不可能無師自通的,尤其在慘澹經營的過程中,你會需要一個亦師亦友的人協助你度過低潮,我找到了一位其他機構的醫師當我的 mentor,當初的直覺選擇現今看來頗富哲理和謀略。科內的人可能因為利害關係而無法合作;跨機構的合作除了能拿到更多資源和病例外,也更有機會產生真心的情誼。

 

現在我的 mentor 非常忙碌非常有成就,我很慶幸在他非常年輕剛起步的時候就認識他,因此能接受他全心的指導。也多虧他的協助屢屢頂過了研究上的壓力和低潮。

 

或許原提問者很希望聽到家人在研究壓力上的療癒,事實是在研究的路上,家人通常是沉默而被犧牲的一群,我們能期待的大概就是盡快抓到研究工作和個人生活時間的平衡,如此而已。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挫折,是我必須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和時間才能逐漸有克服,一來當作聽眾的福利,二來怕嚇跑諸多對研究有興趣的年輕人,就容我賣個關子,見面再聊了!

 

 

問:自己是以 wet lab 研究為主軸,但現今的趨勢很明確,在 wet lab 的發現一定要配合臨床上的證據才能有 high impact。這部分應如何整合,想請問講者們是否有經驗?(中醫部醫師)

 

答:醫學是應用科學,是轉譯醫學。因此沒有臨床證據的 wet lab 工作,確實較難在醫學領域上獲得重視。在醫學研究中與其說 wet lab 的發現要配合臨床的證據,不如說 wet lab 的工作是為了解決臨床問題而執行的。

 

要解決 wet lab 銜接不上臨床的困擾就是 clinically oriented research,先熟習一個疾病的臨床面和 pathogenesis、了解這個疾病現今尚待解決的問題、思考這個問題如何在實驗室裏面被解決或釐清、接著執行設計好的 wet lab 工作。如此一來這些 wet lab 的成果很自然的會回應臨床的問題。

 

 

問:如果任職於剛發展的醫院,database 沒有很多, case report 現在越來越難上的時代,要如何寫 paper?(病理部主治醫師)

 

答:先要澄清的是提問醫師的醫院已然是相當大的醫院,也有相當驚人的臨床服務量。因此我相信要在醫院建立好的 database 一點都不困難,個人也很看好在這家醫院未來的發展。但如果真的在規模小的醫院又如何發展呢?是否只能寫 case report?

 

個人的經驗是寫個好的 case report 付出的時間和心力,跟一篇較簡單的 original article 機乎是一樣的。因此,如果有 original article 的題目,不見得要把時間放在 case report 上。年輕醫師起步時確實不容易有自己的 material 撰寫 original article,這時至少有兩個方向:

 

  1. 嘗試健保資料庫寫作,這是不管在任何醫院都能進行的研究方向,相信在這次研討會中,這個相較需要較少資源的研究方向會被廣泛的討論。
  2. 尋找有經驗的前輩合作,除了可以獲得即刻可撰寫的題材外,也能從實際的參與中獲得成長,甚至將成功的經驗複製到自己的環境裡。

 

很多人對與資深研究者「合作」相當恐懼,或是有不好的經驗,但是就個人的經驗,在努力投入過程中獲得的成長是最寶貴,也是日後年輕醫師能在研究上獨當一面的基礎。

 

回想起我當住院醫師剛開始針對較罕見的結締組織肉瘤進行研究時,幾乎絕大多數的病例都不是自己的,也沒有既存的 database。即便是這樣,在 mentor 的協助下有系統的到處收集病例,仍然能有些成果發表在 Ann Surg OncolAm J Surg Pathol、以及 Clin Cancer Res 等期刊上。

 

此外,我也知道確實有些資深的研究前輩坐擁大量的資料,卻面臨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將數據轉化成文章的窘境。因此,起步時請一面盤點自己環境的優勢,一面尋找適合你的 mentor,挑選適合自己的 model 和題目,你會發現,路並不難走。

 

 

問:基礎學科的老師在缺乏金援、學生人力的情況下如何單打獨鬥節省時間發表論文?(醫學系解剖學科助理教授)

 

答:與很多年輕新進基礎老師討論時,發現學界資源也嚴重緊縮,這確實是日漸嚴峻的問題。「在缺乏金援、學生人力的情況下如何單打獨鬥?」我的建議是:「放棄單打獨鬥」。既然短時間內金援不見得會到來,研究所學生減少的情況不可能改善,那麼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棄單打獨鬥。

 

如果大多數頂尖的研究者都必須結合不同專長的團隊追求卓越,年輕世代何以能放棄合作而單打獨鬥呢?

 

因此,請擁抱你的核心技術、發揮你的核心專長,在醫學研究的領域中尋找最適合的切入點,在這個過程中,試著多和已經找到方向的臨床研究工作者聊天、聽取他們的意見、交換彼此的心得,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擁抱自己核心技術有多重要?

 

去年(2014 年)有位來自美國頂尖醫學研究機構的教授,透過台灣的朋友幫忙想找病理醫師,協助看一個基因轉殖鼠長出來的腫瘤,據悉這個基因轉殖鼠的自發性腫瘤模型已經建立了 6 年,但因為無法診斷出腫瘤的種類,而無法將研究繼續往前推進。

 

他帶著切片找到我,告訴我他們機構的病理醫師們無法確定診斷,問我是否願意幫忙。一個禮拜內我回覆了診斷,隨後分析了對應的人類腫瘤型態的基因型變化。

 

這個研究的成果剛刊登在 Scientific Reports,這位教授推崇我的貢獻,讓我和他一起擔任通訊作者。

 

「這不就只是看片嗎?」也許有人會問。但當別人沒想到,繞了半個地球,你能想到也做到了,榮耀就屬於你了。所以帶著你準備好的能力在附近繞個圈,你會有機會的!

 

 

問:如何能每年都能發表 10 篇以上的 SCI 論文?(內科部代理主治醫師)

 

答:回答這問題前先宣導兩件事:第一,論文最好是重質不重量,但確實在年輕醫師無法快速進入發表 high impact factor 文章的障礙下,能有量的表現便成為生存的重要依據。第二,我個人覺得每年都能發表 10 篇以上的 SCI 論文是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

 

回到這問題,一個工程領域的朋友分析過,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一年最多親手能寫 10 篇論文,換到醫學領域我猜大概也八九不離十。

 

如果把研究論文產出當作醫學實驗室報告的產出,你會比較容易分析出自己達不到預期目標的障礙在哪裡:分析(研究前)收集研究進行的 idea;分析(研究進行中)實際執行實驗及分析統計;分析(研究進行後)意即圖表繪製及論文撰寫和投稿。

 

確認看看自己的困難在於 idea 太少?實驗或統計進行的太慢?或是寫太慢?和所有的業務一樣,如果持續有改善,一定會上軌道的。

 

怎麼改善?其實也脫不了合作這條路。和夥伴討論,激盪出新的想法、和實驗或統計專長夥伴合作,加速研究進度,以及尋找能寫也願意寫的夥伴,加速論文撰寫的速度。

 

請記得,如果每年都只要一篇論文,你可以全然倚賴自己的努力;但如果你要的是超越常模的水準,那你絕對會需要團隊的付出。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雙手勝過團隊合作的模式,那麼我的經驗是每天凌晨兩點半就寢,清晨五點起床,犧牲所有的休閒和娛樂,加上正確的工作方向大概能讓你達到這個目標。

 

 

問:對於菜鳥博士後研究員而言,被迫轉換研究領域是很常見的事情(如:神經轉心血管),進入陌生領域時,當然會有一段埋頭苦幹默默耕耘的過程。請問是否有辦法縮短陣痛期,或是更有效利用過去經驗,讓自己更快速進入狀況?更進一步問,如何擺脫萬年博士後的輪迴?(醫學研究員)

 

答:對任何行業的年輕人來說被迫轉換領域都是很常見的事,差別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重新主導選擇的機會(把老闆 fire),或是在被迫接受新領域後,你是否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建立你的 credit。

 

因為所有的生物醫學確實都建築在高度相通的核心技術上,在不同的細胞中也常常存在類似的機轉或是訊息傳遞路徑。

 

因此在我粗淺的認知裡「神經轉血管」並不是非常巨大的轉變,例如很多實驗室叫做「腦血管研究室」。當然如果本來做的是神經腫瘤要轉換成心血管生理,那麼轉變會較為巨大。

 

我的建議是:要先非常努力的學習標的疾病的臨床、生理、病理背景、目前尚待解決的問題、以及針對這個標的疾病目前發表的門檻 ── 也就是做到哪個程度才能發到可接受的期刊。

 

接著盤點你的優勢,看看身處的環境裡「最快速能得到發表成果」的工具和資源。比方說,如果你發現實驗室有一大堆可以用的臨床檢體、有特殊的細胞株、有好的動物實驗模型、或是獨特的儀器設備可以幫助你分析出精闢的結果,那都是非常好的。

 

實驗室的老闆是誰,對你未來的發展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有選擇的機會,請選擇對你未來找工作會非常有幫助的重量級老闆,或是站穩了腳步進入論文發表對數期的新銳學者。因為在我看到的例子,能脫離萬年博後,通常是透過好老闆的引薦,或是在博後期間有相當質量的發表獲得重視。

 

因此實驗室能否成出 paper 和老闆都非常重要。

 

有件事也許你注意到了,在表現類似的情況下,越資深的博後能獲得的新的工作機會越少,因此千萬不要讓自己淪為充滿怨氣的萬年博後。在最短的時間把等級練完、打完大魔王收工才是正確辦法!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