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健逢 下的所有文章

2016 / 8 / 29

週年回顧:醫師走入研究的代價

 

作者:《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講者 陳天心 醫師

 

 

01_20150919_YMRF_639

 

 

我想,自己可能是去年少數沒寫心得的講者,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罹患的是「超強拖延症」,非到緊要關頭不會做事,特別是沒有動力的事情。

 

不過我覺得,去年參加《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聽我演講的人,都知道我之前完整的研究經歷,我也想把 2015 年到 2016 年的收穫整理,和大家分享,主題則是鮮少有人探究的「臨床醫師做研究的代價」。

 

大家都想做醫學研究、發表論文,但是網路上只聽聞研究者成功的一面,卻很少探討醫師做研究必須付出的代價,於是我想從自身的經歷跟大家說明。

 

閱讀更多 »

2015 / 9 / 30

[大會攝影 07] 從 0 到 1 到 10 到 100

 

 

 

00_cover_20150919_YMRF_0695

 

 

2:50-3:00     引言:從 0 到 1 到 10 到 100(蔡依橙)

3:00-3:20     超越距離限制的團隊合作模式(陳天心)

3:20-3:40     最辛苦的那一段,造就日後所有故事。(李健逢)

3:40-4:00     Q&A

 

 

最後陳天心醫師跟李健逢醫師,分享了自己在當初從 0 開始,努力到現在的成就(無論是團隊合作或是單兵作戰),也再次證明了研究是沒有捷徑的。

 

壓軸是陳天心與李健逢兩位醫師從無到有的分享,兩位醫師的經歷讓人很佩服,在相對不利的環境中,反而可以激發人的潛力。在兩位的演講中,我了解到尋找一個好的老闆的重要性,當然自己的努力還是很重要,只是好的老闆可以帶領你成長,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陳天心醫師以自身組隊打怪的經驗告訴我們,不一定要一群人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湊在一個 lab 才能做研究,只要有想做研究的心,以及良好的網路品質,不管在哪裡都能做出研究。

 

李健逢醫師堅持在 wet lab 的努力,完全的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在現在醫療勞力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竟然還有醫師願意為了心中的理想,犧牲私人假期及金錢,對研究如此的投入!

 

閱讀更多 »

2015 / 9 / 30

何其有幸,生在這個充滿機會的年代。

 

作者:《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講者 林舜穀 醫師

 

 

01_sklin_feedback

兩年前,我在這!

 

 

雖然論壇已經結束了,直到今天心情都還很激動。

 

兩年前的我坐在台下,聽著台上的超強講者,想著自己甚麼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的車尾燈。

 

今年換我上台,其實也是來朝聖的,準備的過程,讓我有機會回顧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聽完整天的演講,也更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

 

閱讀更多 »

2015 / 9 / 25

一劍封喉,鞭辟入裡。

 

作者:中國附醫 皮膚科 張廖年峰 醫師

 

 

20150919_YMRF_527

 

 

在住院醫師生涯中段,逐漸看到周遭同學在新思惟打卡的 FB 狀態,心理嘀咕著,這是哪門子的團體啊?於是點下了追蹤的按鈕,也構成了這次參與盛會的契機。

 

 

期待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寶藏

 

為甚麼要參加?其實無非是想寫出一篇文章投稿,能獲得專科考試加分的鑰匙,也希望逐步練習,能夠有朝一日在國際期刊上面,看見自己的名字,也算是對自己醫師生涯的一個小里程碑,增進自我的肯定。

 

看到這次演講的主題,心裡充滿跳動的喜悅,毫不猶豫地拿起信用卡給他刷下去,期待這筆卡費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寶藏。

 

身為一個臨床科醫師,每天觀察病人是我的工作,不斷地在病人身上汲取有用的資訊,構築成一個最可能的臆斷,予以治療,迎頭痛擊。然而,在這麼多訊息當中,我們要怎樣去蒐集與建立相關的資料庫,以利自己去編織出一篇特別的 case report、case series 甚至是 original studies,相信是年輕醫師的一個噩夢,尤其目前在各個學會與各醫學中心中,考試與升等往往跟文章是互相連結的。

 

 

氣勢磅礡,引人入勝的開場。

 

閱讀更多 »

2015 / 9 / 25

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作者:高醫附院 眼科 黃敏祐 醫師

 

 

20150919_YMRF_0607

 

 

當初報名的時候,其實猶豫了很久,但是長久以來,在臨床和研究上持續停滯不前,再加上看到每個主題和講者都是相當有趣的組合,所以還是把信用卡給刷下去 早早報名落袋為安,避免之後後悔。

 

新思惟大小型的研討會品質,不管是在行前通知、活動場地還有餐點品質,都早已是有口皆碑的(除了沒有龍蝦),以下針對各個主題談一下自己的收穫。

 

 

研討會設計理念

 

蔡校長引用了後殖民的概念,來分析解釋權力者對未明事物的排斥心理,是一個很有趣的切入和開場。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