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一銘 下的所有文章

2015 / 9 / 30

[大會攝影 06] 給青年們的起步建議

 

 

00_cover_20150919_YMRF_0570

 

 

1:00-1:10     引言:給青年們的起步建議 (蔡依橙)

1:10-1:30     如何找到適合你的投稿期刊:外科經驗(吳青陽)

1:30-1:50     如何找到適合你的投稿期刊:內科經驗(陳一銘)

1:50-2:10     如何找到適合你的投稿期刊:獨立科經驗(蔡依橙)

2:10-2:30     Q&A

 

 

三位講者對於投稿的建議及分享,對我來說是收穫良多,從研究主題的發想到發表,以及如何於主編聯繫等,皆是我未來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透過吳青陽醫師、陳一銘醫師與蔡校長的經驗,不但讓人了解到選期刊的訣竅,更重要的是選期刊就相當於選擇自己學術生涯的發展!和哪些「二三人」共處是很重要的。對有時會病急亂投醫的年輕人如我來說,不啻當頭棒喝!

 

從如何尋找主題、投稿標的和前置作業下手。在忙碌的工作當中找題材,因此尋找病歷量大而且平常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尋找有興趣的主題並且有策略搭配,避免紅海,這些都說中我的心坎裡。

 

閱讀更多 »

2015 / 9 / 30

何其有幸,生在這個充滿機會的年代。

 

作者:《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講者 林舜穀 醫師

 

 

01_sklin_feedback

兩年前,我在這!

 

 

雖然論壇已經結束了,直到今天心情都還很激動。

 

兩年前的我坐在台下,聽著台上的超強講者,想著自己甚麼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的車尾燈。

 

今年換我上台,其實也是來朝聖的,準備的過程,讓我有機會回顧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聽完整天的演講,也更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

 

閱讀更多 »

2015 / 9 / 25

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作者:高醫附院 眼科 黃敏祐 醫師

 

 

20150919_YMRF_0607

 

 

當初報名的時候,其實猶豫了很久,但是長久以來,在臨床和研究上持續停滯不前,再加上看到每個主題和講者都是相當有趣的組合,所以還是把信用卡給刷下去 早早報名落袋為安,避免之後後悔。

 

新思惟大小型的研討會品質,不管是在行前通知、活動場地還有餐點品質,都早已是有口皆碑的(除了沒有龍蝦),以下針對各個主題談一下自己的收穫。

 

 

研討會設計理念

 

蔡校長引用了後殖民的概念,來分析解釋權力者對未明事物的排斥心理,是一個很有趣的切入和開場。

 

閱讀更多 »

2015 / 9 / 25

試著改變,所以參與。

 

作者:台北榮總 教學部 朱豐沅 醫師

 

 

20150919_YMRF_156

 

 

回想當初選擇行醫的理由,就只有一個,想專心地診治病人。沒有想過要做研究、發表文章。

 

 

鼓起勇氣,為自己做些改變。

 

然而,踏入臨床後,才發現醫生已無法像以前一樣,只是單純地把病­­­­人照顧好即可。尤其是在醫學中心。眼看著身旁大自己沒幾屆的學長姐已經發表 paper,有些同學的 paper 也陸續被接受,甚至連學弟妹也有自己的作品,反觀自己在學術的領域,什麼東西都沒有。

 

於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我開始擔心,雖然我並沒有想留在大醫院,但我會不會以後連個一日主治醫師的資格都拿不到?我會不會被醫療圈所淘汰?因此,我想在以為單純的醫師生涯中,為自己做些改變,於是鼓起了勇氣,在《青年醫學研究論壇》於新思惟粉絲專頁上被貼出來的第一天,我就馬上刷卡報名了。追蹤了一陣子新思惟的動態,而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活動。

 

閱讀更多 »

2015 / 9 / 25

感謝新思惟促成跨領域合作

 

作者:嘉義長庚醫院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 謝孟樵 醫師

 

 

ymrf-139

 

 

在好友 Cochrane review 講者郭亮增的推坑下,二話不說報名了這次青年研究論壇的會議。

 

 

十年耕耘經驗分享

 

聽完一天課程,我只能說 9 位講者中有 8 位都是台灣天才型的研究者,好險校長安排了 1 位勵志型的青年 loser 講者(橙編按:這還真的是天心醫師自己說的,演講主題就是魯蛇的逆襲 XD),基隆長庚陳天心醫師,藉由陳天心醫師自我解嘲式的演說,撫慰著現場大多數聽眾和我這已不是青年醫學研究者的心。

 

細讀 9 位講者資料,多達 7 位為 2000-2002 年醫學系畢業,表示經過 10 多年的醫師生涯,於各自擅長的領域精進磨練後,終於在這中年大叔年近 40 歲時,豐碩的研究果實已在台灣及世界各個角落發光發熱。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