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雄榮總 放射線部 王俊傑 醫師
滿載而歸
雖然已經快遠離「青年」了,但看過《青年醫學論壇 2015》神人名單後,第一時間就立刻報名,滿心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想要從各位強者身上來多挖點寶,看能不能讓自己每天都有 0.01 的改變。因故一度想要轉讓出去,不過經過太座的首肯,還是如願以償,參加這個論壇,事實證明,最終的選擇是沒錯,收穫滿滿的回去!
作者:高雄榮總 放射線部 王俊傑 醫師
雖然已經快遠離「青年」了,但看過《青年醫學論壇 2015》神人名單後,第一時間就立刻報名,滿心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想要從各位強者身上來多挖點寶,看能不能讓自己每天都有 0.01 的改變。因故一度想要轉讓出去,不過經過太座的首肯,還是如願以償,參加這個論壇,事實證明,最終的選擇是沒錯,收穫滿滿的回去!
作者:匿名(橙編按:同學你以前用筆名,怎麼這次匿名了?XD)
很高興這次又報名到新思惟的活動。
這個活動是新思惟可以使用刷卡付款的第一個活動 (如編按:同學您好,新思惟其實是從今年 5 月 GRSP 報名開始,就用刷卡付款囉 XD ),便利性提高很多,讓工作繁忙沒時間去匯款的人有一個新的選擇,也讓人更容易手滑就報名了。不過想必以後活動就更難搶了,希望可以先預告什麼時候要開放報名,讓大家有心理準備。
新思惟的課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個是大型的研討會,另一種是小型的實作課程。剛好兩種都有參與過。兩種課程的訴求不一樣,大型課程是抓大方向,實作課程是提供有明確目標的人,可以藉由課程更上一層樓。
作者:李健逢 醫師
問:年輕醫師如何建立自己的 research team (basic)?特別是如果沒有 bench 經驗,有可能嗎?(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答:就像建立一個家庭一樣,在實際參與之前我們一定看過無數的例子。但看的再多,都比不上透過實際參與來學習,因此我的建議是,就往前走出第一步,只要站穩了,很快的你會發現下一步的方向。沒有可不可能,只有願不願意。
當然,「建立自己的基礎研究團隊」對一個赤手空拳的年輕醫師來說,似乎太過遙遠。
我的看法是:首先,不要先去想建立團隊,真正的「建立團隊」是從空間的規劃,經費的提撥,到人才的網羅和聘任一連串的過程,需要龐大的資源。在現在的高度,我們能做的是「建立人脈」,也就是建立合作關係,透過具有不同專長、身處不同環境的研究夥伴,一起付出努力解決問題。
講者:郭亮增醫師 / 導讀:蔡依橙醫師
做過 EBM: evidence-based medicine 的人都知道,從英國發展出來,簡稱 Cochrane Review 的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是實證醫學最可靠的資料庫。
由於在方法學上的嚴謹,不少研究都指出,即使同樣主題,比起其他雜誌所刊登的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Cochrane Review 的品質與可信度,明顯更高。
也因為這樣的高標準,要成為 Cochrane Review 的文章作者,並不容易。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骨科部 運動醫學科 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 醫學系 (2007 年畢)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實習醫師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骨科部 住院醫師
長庚科技大學 護理系 部定講師
第十一屆 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文獻查證競賽 進階組 銀獎
第十二屆 醫療品質獎 實證醫學文獻查證競賽 進階組 金獎
新思惟國際《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簡報設計大獎
舞台上的簡報驚艷,舞台下的視野磨練。 (郭亮增醫師)
無論是第幾次來,都有共鳴。 (郭亮增醫師)
老師沒告訴你的事 (郭亮增醫師)
幸好沒錯過新思惟活動,講者不僅有殺手級的,還有核彈級的! (郭亮增醫師)
SCI 論文 7 篇,並有一篇刊登於實證醫學指標 Cochrane Review,為綜合醫學類期刊 156 本中,排行第 10 的頂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