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medicine 下的所有文章

2015 / 10 / 5

新思惟之友的 100 篇論文

 

作者:《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策展人 / 新思惟國際 蔡依橙 醫師

數據統計:新思惟國際 資訊應用總監 蔡瑋琳 醫師

 

 

01_month_article

 

 

向大家報告,新思惟之友們的學術成績。

 

 

新思惟之友們,一年 100 篇。

 

2013 年 11 月,新思惟舉辦了第一次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之後,在 2014 年 3、7、8 月,陸續開了《健保資料庫工作坊 (NHIRD)》、《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CLIP)》、《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MEPA)》三個工作坊。

 

接著,我們持續在 PubMed 上追蹤工作坊校友成績,希望確認我們的課程,對醫學研究者們確實有幫助。(評鑑學來的,要 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啊!XDD

 

2014 年 12 月,我們查到第一批同學的課後成績,共有 4 位。到了 2015 年 10 月 2 日,也就是剛好《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辦完之後,新思惟之友的第 100 篇文章出現了!

 

閱讀更多 »

2015 / 9 / 25

收穫滿滿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

 

作者:高雄榮總 放射線部 王俊傑 醫師

 

 

01_Innovarad_wangcc

 

 

滿載而歸

 

雖然已經快遠離「青年」了,但看過《青年醫學論壇 2015》神人名單後,第一時間就立刻報名,滿心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想要從各位強者身上來多挖點寶,看能不能讓自己每天都有 0.01 的改變。因故一度想要轉讓出去,不過經過太座的首肯,還是如願以償,參加這個論壇,事實證明,最終的選擇是沒錯,收穫滿滿的回去!

 

閱讀更多 »

2015 / 8 / 28

[課前問答] 最辛苦的那一段,造就日後所有故事。

 

作者:李健逢 醫師

 

 

未命名

 

 

問:年輕醫師如何建立自己的 research team (basic)?特別是如果沒有 bench 經驗,有可能嗎?(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答:就像建立一個家庭一樣,在實際參與之前我們一定看過無數的例子。但看的再多,都比不上透過實際參與來學習,因此我的建議是,就往前走出第一步,只要站穩了,很快的你會發現下一步的方向。沒有可不可能,只有願不願意。

 

當然,「建立自己的基礎研究團隊」對一個赤手空拳的年輕醫師來說,似乎太過遙遠。

 

我的看法是:首先,不要先去想建立團隊,真正的「建立團隊」是從空間的規劃,經費的提撥,到人才的網羅和聘任一連串的過程,需要龐大的資源。在現在的高度,我們能做的是「建立人脈」,也就是建立合作關係,透過具有不同專長、身處不同環境的研究夥伴,一起付出努力解決問題。

 

閱讀更多 »

2015 / 6 / 2

如何寫出一篇 Cochrane Review?

 

講者:郭亮增醫師 / 導讀:蔡依橙醫師

 

 

01_Cochrane

 

 

做過 EBM: evidence-based medicine 的人都知道,從英國發展出來,簡稱 Cochrane Review 的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是實證醫學最可靠的資料庫。

 

由於在方法學上的嚴謹,不少研究都指出,即使同樣主題,比起其他雜誌所刊登的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Cochrane Review 的品質與可信度,明顯更高

 

也因為這樣的高標準,要成為 Cochrane Review 的文章作者,並不容易。

 

閱讀更多 »

吳青陽
2015 / 6 / 1

吳青陽 (Ching-Yang Wu, MD)

 

 

05_cywu

 

 

現職

長庚紀念醫院 林口總院 胸腔外科 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 醫學院 醫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系 (2001 年畢)

 

 

經歷

長庚紀念醫院 林口總院 外科部 住院醫師

長庚紀念醫院 林口總院 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系 研究員

台灣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學會 胸腔外科 新秀論文獎

台灣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學會 胸腔外科 理事長論文獎

台灣血管外科學會 智慧深耕獎

擁有 15 項外科醫療材料專利

突破自己的一大步! (吳青陽醫師)

 

 

代表著作

  1. Wu CF, Wu CY, Fu JY, Wang CW, Liu YH, Hsieh MJ, Wu YC. Prognostic value of metastatic N1 lymph node ratio and angiolymphatic invasion in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 stage II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dicine (Baltimore). 2014 Oct;93(20):e102 ([快訊] 賀!吳青陽醫師,研究文章獲 Medicine 刊登!
  2. Su TW, Wu CF, Fu JY, Ko PJ, Yu SY, Kao TC, Hsieh HC, Wu CY. Deltoid branch of thoracoacromial vein: a safe alternative entry vessel for intravenous port implantation. Medicine (Baltimore). 2015 May; 94:e728
  3. Wu CY, Hu HC, Ko PJ, Fu JY, Wu CF, Liu YH, Li HJ, Kao TC, Yu SY, Chang CJ, Hsieh HC. Risk factor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superior vena cava intravenous port malfunction. Ann Surg. 2012; 255:971-975.
  4. Wu CY, Fu JY Fu, Feng PH , Liu YH , Wu CF , Kao TC , Yu SY, Ko PJ, Hsieh HC. Risk factor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intravenous port catheter migration.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2; 44:82-87.
  5. Wu CY, Fu JY, Feng PH, Kao TC, Yu SY, Li HJ, Ko PJ, Hsieh HC. Catheter fracture of intravenous ports and its management. World J Surg. 2011; 35:2403-2410.

 

 

附註

SCI 論文超過 20 篇,並曾登上外科系 198 本期刊中之第一名期刊:Annals of Surgery

 

 

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