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8 / 28

[課前問答] 如何找到適合你的投稿期刊:獨立科經驗

 

作者:蔡依橙 醫師

 

 

tasi_class

 

 

問:什麼動力讓您辦這麼多這種活動?(神經外科醫師)

 

答:「匱乏」二字而已。

 

因為感到匱乏,所以我到處參加國內醫學活動,努力學習,但常感到主辦單位有心無力,有想法沒資源,真正學習密度高的活動,是有,但說老實話,比例不高。

 

因為感到匱乏,所以我到處參加國際會議,因為國際學會資源較多且丟不起面子,學習濃度的確高些,但經過幾年,我也發現到國際學會的經營有其系統性問題,每年由不同的城市與不同的核心幹部主辦,有著「大家都有機會辦」的優點,但往往優質經驗很難延續,活動本身的變異度也比較大,為了避免失敗,多數採取蕭規曹隨策略,也因此越來越少看到令人眼睛一亮的規劃。

 

因為感到「自己能看出別人主辦活動的問題,但出一張嘴批評太廉價」的匱乏,所以我開始練習籌備國際會議,一次一次的精緻化,從 TICCSCVCT2014 其實我們就學到不少。

 

因為實際有了經驗,看事情的層次與系統思考更深一層,團隊也逐漸歷練成熟,感到「我們心目中想要的學習活動,好像沒有人辦」的匱乏,所以乾脆自己來。怕熱,就不要進廚房。真舉辦過活動,發現確實還蠻熱 XD 感受到自己面對批評成熟度與規模化能力的匱乏,所以繼續走下去。

 

這麼多的活動,主題選擇,都是根基於我們自己「真實的需求」,堅持毅力,則是源自「對自己能力匱乏」的焦慮,持續走到現在。

 

這都是「臨床醫療」與「學術研究」教會我的生存態度。

 

 

問:對於放射科(獨立科系)的住院醫師訓練階段中,如何加強未來研究能力的培養?另外,放射科等獨立二線科,因缺乏臨床病人第一線照護,在研究方面除了與臨床科系醫師合作外,有無建議適合走出的一條路呢?(影像醫學部住院醫師)

 

答:

 

住院醫師訓練

 

關於住院醫師訓練,小弟寫過多篇文章,請參考以下新思惟網路講堂幾篇文章,現在也開放免費了,歡迎介紹給您的同事朋友們。

 

 

與臨床醫師合作以外的路

 

放射科天生就是一個需要與人合作的科。現在的學術研究環境,沒有病人、沒有合作,光用自己手上的資源,很難做出讓人想接受的研究內容。

 

以下幾個臨床合作以外的方向,供參考:

 

 

其實「研究」就是比創意比想法比執行力,幸運的是,創意與想法是無窮無盡的!

 

 

問:Radiology 類的期刊 IF 普遍比臨床科低,在投稿時如何選擇?要注意哪些事項會比較能被 accepted?(放射線部主治醫師)

 

答:重視 impact 而非 impact factor。

 

放射科期刊就這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其實蠻多學科都有類似特質,即使是內科好像有 NEJM / Lancet / JAMA,但事實上那就像喜馬拉雅山,登上去不容易,過程的努力,也可能讓你死掉很多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科學界中,一直有「社群認定」這樣的機制,也就是說,就算你的文章登的期刊,impact factor 很低,但對整個社群卻有超大影響力,並實際改變我們看事情與做事情的角度,大家還是會給你肯定。

 

我們今天做血管內治療,放管子第一個動作就是「扎針、回血、放 wire、退針、放管子」,這技術讓我們不需要用手術刀切開血管,也能塞進很大尺寸的管子,名曰 Seldinger technique,紀念 Sven Ivar Seldinger 在 1953 年的發明。

 

 

seldinger

 

 

Seldinger technique,這個全世界每天都在大量施做的技術,當年登在 Acta Radiologica,以今天的角度看,他是一本 impact factor 只有 1.603 的雜誌,這還已經是最好的成績,之前好多年,多次掉到 1.0 分以下 XDD

 

 

actaradiologica

 

 

換個角度想,世界改變這麼快,追求短暫的 impact factor,意義不大。我們應該想:「我現在寫的東西,要讓 100 年後的年輕人回頭看的時候,感到驚嘆,當年的前輩在那樣的技術限制下,竟然想出這麼酷的方法,真是了不起。」

 

做到這樣,impact factor 就不那麼重要了,雜誌有人讀、被同業熟悉並肯定,才是最重要的唯一目標。

 

因為我正忙著與百年後的讀者對話,當代的評語與阻力其實不用太過在意,歷史、時間以及一百年後的年輕人,會給我們公允的評價。

短暫與永恆 / 蔡依橙

 

 

問:醫學教育的未來?(教學部主治醫師)

 

答:這問題好大啊 XD

 

這樣吧,我用比較大的角度,嘗試回答看看。

 

為什麼我們會有工程師教育?因為台灣當年有強烈的電子業工程師需求。需求越大,大家願意為這付出的就越多,不管是供給量或品質都會更大更好。

 

這是工業革命之後的高等教育邏輯,因為有蒸氣機,所以我們開設學程,培養蒸氣機工程師;因為有半導體產業,所以我們開設學程,培養半導體工程師;因為有醫療產業,所以我們開設學程,培養醫師、護理師、各種專業技術師。

 

所以,台灣的醫學教育,最後還是會回到「醫療作為一個產業,他有多大的規模、有多少的毛利,能夠吸引多少年輕人往這邊拼」。有資源,就有好老師好課程,醫學教育就有未來。

 

目前來說,比較麻煩的是,在台灣產業建構之初,就具有左派理想色彩的兩個領域,一個是教育、一個是醫療。但因為我們不是左派高稅收國家(對個人所得課得略左,但稅基並不大且不完整),能投入這兩個領域的資源非常有限,右派稀少資源投入,左派的高目標理想卻又沒有市場競爭與淘汰機制,事實上已經走到了壓榨境界,先是剝削從業人員的「所得」,接著剝削從業人員的「熱情」。很辛苦。

 

所以,醫學教育的未來,取決於整體醫療產業的份額,以及能分配給醫學教育的比例,有資源、有「奔頭」,就會有人才。反之,沒有資源、沒有「奔頭」,繼續用各種評鑑制度去束縛、鞭打、要求,純燒熱情,可能不會太長久……。

 

 

問:請問蔡校長,您是怎麼在茫茫人海中篩選出這一群講者?我們知道應該要找各領域的佼佼者,但不同領域排名的方式未必相同,您是如何判定這位講者會有您想要傳達的東西?(影像診療科住院醫師)

 

答:這需要一些緣分與直覺,也很感謝放射科的訓練。(啊,我跟你同行,真巧 XD)

 

因為我在臨床醫療十多年,放射科天生又是一個要跟非常多人合作的科,加上我的電腦斷層做得還行,在學術研究上合作的對象也多,在這些廣泛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學會了一些事情。

 

有些人謙虛客氣,但講起學術研究,三句話你就知道這人很能抓住重點,跟他合作,一年後一定會有文章出現,impact factor 3 分是最基本。

 

有些人內向害羞,但說到自己的臨床專業,眼神發光滔滔不絕。他只是在這個體系裡頭沒有舞台,加上被打壓久了,與其被棒打出頭鳥,不如讓自己的內向害羞繼續維持。

 

有些人默默無名,但你知道他有強烈的成就動機,只缺伯樂、環境、舞台,這可是松樹種子,怎麼被當成豆芽菜 XD

 

有些人意氣風發、青年才俊、上級賞賜,但你真的跟他開會講細節,會發現他好空洞,但又不能得罪,所以要很小心接下來的應對進退。

 

初步看,都會看走眼,所以相處、互動以及看看這人的 Facebook 和網路評價,也很重要,這可以增加些準確率。

 

接著,就是策展規劃。準備一個活動,像是下好一盤棋,你有不同的兵種、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講者特質、不同的主題,該怎麼安排、規劃,才能呈現出活動的內容、層次與立體感。

 

整盤棋都是「車」,橫衝直撞又暴力,缺了些細膩。適當的協作與組合,「卒」都能扮演致勝角色。像我就是「卒」,努力做好引言,指條路,讓後續大軍能全力前進。

 

整體規劃的層次感,我一開始也做得不是很好,但隨著一次一次活動辦下來,真誠的面對匿名評分,並在每個夜闌人靜的夜裡,思考自己的不足與失敗,慢慢的就能體會出來。

 

 

問:如何鼓勵並指導年輕的住院醫師,利用 dry lab 開始撰寫論文,並讓他們不會覺得被二度壓榨?(口腔醫學部主治醫師)

 

答:讓榮耀屬於他。

 

有教無類,然後因材施教。

 

實作上,我通常先「有教無類」,然後接著「因材施教」。

 

我負責的晨會,都時常會跟住院醫師講,每個人都可以來找我寫論文,準備年會的也行,條件只有一個:以 SCI 刊登為目標。如果只想混學會投稿混過去的,就不用來找我。這篇寫出來,你一定是第一作者,我是通訊作者。

 

接著就會有些人來找我領題目,因為平時我在作臨床工作時,想到的主題就會筆記下來,所以一次十個學生來跟我領,我也都能給出適當的主題。通常從簡單的 case report 開始,在這個過程觀察學生願意付出多少努力,下一次再給予難度更高的 study 題目。

 

有些住院醫師,要題目的時候信誓旦旦,但真下去做,拖半年一年也沒成果,甚至一催他,感受到壓力,就私底下到處罵我。這種的就放水流,他有他想要的人生,不是我能幫的。

 

有些住院醫師,韌性超強、苦工也願意做,這種的我們就盡量逐步給他更大的題目與舞台,從 case report 到 letter 到 original study 到國際學會發表。他有他想要的人生,我們剛好可以幫。

 

  • 如何誘發動機,並避免感覺二度壓榨?

 

動機誘發部分,有個方法很好用:在晨會講評時,講到剛好的主題,請負責操作電腦的同學立刻 PubMed 一下這個領域咱們同事的成績,眼見為憑。

 

例如:晨會講解的患者,影像剛好出現 partial ring artifact,講評後,請住院醫師在大螢幕上,當場到 PubMed 搜尋 partial ring artifact,就能搜尋到下面這篇,讓大家看到同事「Hsin-Yu Tsai(蔡欣宇醫師)」的名字出現在上面,也看到我真的當通訊擺第三,把第一作者的 credit 給學生。

 

 

partialring

 

 

這能直接化解兩個問題:

 

  1. 「我只是住院醫師,真的能讓世界看到我嗎?」「是的,當然可以,你同事做到了。」
  2. 「跟蔡依橙寫真的會有成績嗎?他真的會給我第一作者嗎?」「是的,當然,眼見為憑。」

 

 

問:請問醫療(或人生或研究)一路走來,所經歷最該放棄卻耗費太多時間的沉沒成本為何?最該把握卻捨棄而懊悔的機會成本是?如果還有一次機會,是否會再走同樣的路?(復健科住院醫師)

 

答:

 

■ 會!我會再走一樣的路。

 

這也是我被常問到的問題,所以之前就已整理成文章,刊登於部落格,請參考。全文請點連結:

 

因為我到現在,仍然因我所受過的醫療思考、臨床技術與做事態度為榮,也因自己用技術與速度,救治過無數生命為榮。那種在社會上活下來所需要的紀律與自我要求,我認為醫療界提供的訓練特別好。

 

在醫療中追求頂尖的過程,學術研究打下的思考基礎,以及進入國際學會工作,所獲得的深度思考與不同視野,都是非常非常難得的訓練。

新思惟國際的這兩年:經驗與建議分享 / 蔡依橙

 

我不是個喜歡「遺憾」的人

 

我不是一個喜歡帶有遺憾的人,所以會在每個時間點,做出我當下最好的決定,而且,決定了就全力以赴,不再後悔。

 

所以,「所經歷最該放棄卻耗費太多時間的沉沒成本為何?」與「最該把握卻捨棄而懊悔的機會成本是?」這兩種遺憾我個人都沒有。

 

今天的我自己,是過去所有點點滴滴,長久且有意義的累積。

 

 

問:沒什麼動力做研究寫 paper,現在只是為了應付醫院的要求而硬擠出來,要怎麼硬是找到興趣?硬是找到回饋?(婦產部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神經外科住院醫師)
答:

Letter to the Editor

 

可以從 letter to the editor 入手,挑挑別人的毛病,言之有物,作為初學者的起步,原論文作者也會諒解的 XD。

 

這種文體會有個別期刊的限制,通常是要在出刊一定時間以內投稿(例如:一個月),否則不受理。開始準備動筆前,記得先把 instruction for authors 看清楚。

 

Case Report

 

最近 case report 行情比較差,但有許多「沒有 impact factor 但卻專門收 case report 的雜誌出現」,像是:

 

 

雖然多數要付錢才能刊登,但白紙黑字查得到,網路上也將長久存在,我覺得也是個好開始。

 

就像我們寫部落格,一開始也是寫免錢的,沒稿費,我們還是會做。就像我們做簡報,一開始也是在免費的場子練習,後來才取得「有演講費」的演講邀請。

學術界的規矩就是刊登沒稿費,所以初學者標準下調,自己付點錢也是可以接受。

 

您可以評估看看,找個「你覺得 50 年後可能還會存在」的期刊投看看,最好 PubMed 有 index,那就沒問題!像是 BMJ Case Reports 就有,雖然他不是 open access,而是有自己的獨特商業模式,費用跟細節,就給您自己做功課啦。

 

 

問:如何將投稿成績有效率轉換成個人品牌實力?(腸胃科住院醫師)
答:

專注

 

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主軸,三四個也無妨。以我來說,是全心臟評估、心臟內植入物、先天性心臟病、血管電腦斷層等四大領域

 

 

phdthesis

 

 

專注比較簡單,也比較多人提過,我就不多說。

 

不分心

 

不分心比較難。兩大重點:不要寫「連自己都覺得沒有靈魂」的論文。不要浮濫掛名。

 

這兩點說來簡單,你問每個科學研究者,他們也都會跟你說「對對對」,但事實上做到的人很少。甚至,曾經公開呼籲年輕朋友不要浮濫掛名的前教育部長,正是因為浮濫掛名而下台。劉育志醫師還特別做了一張圖,紀念這有趣的事件。

 

當你今天寫著一些「會被接受,但事實上,自己也知道這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呻吟」之類的文章,你看得出來,其他內行人也看得出來。這類文章的引用數會超少,真被影響的人也不多,一篇兩篇偶爾這樣還行,但這種文章多了,在 PubMed 上一查,就容易變成「無病呻吟」類的學者。

 

要把 PubMed 的搜尋結果,當成自己的數位履歷經營,你希望全世界看到你的名字跟這篇文章連起來嗎?如果希望,那就寫;如果不希望,那就算了吧。

同樣的,當有人寫好文章,你只要簽名就多一篇,看似好康,實則不然。

 

要想,這篇文章的研究主題,跟我有沒有關係?如果沒有,PubMed 上的結果反而會讓人家看輕你:「蔡依橙不是放射科醫師嗎?怎麼一下子有失智症分子研究論文、一下子 microarray 文章也掛名?內容又跟心臟影像沒關係……」學界的人也不是笨蛋,大概就會開始想:應該是交換的吧,可能拿權力、拿經費或攀關係才有這些成績……。

 

不止沒有產生正向效益,甚至還讓人留下惡劣印象,真是得不償失。

 

更何況,你甚至不知道這篇文章的內容,研究原創性、內容真實性如何?你真的覺得簽個名掛作者,是正確的決定嗎?萬一哪天你當上教育部長或台北市長或科部主任,因為這些爭議論文而下台,變成一輩子的污點,真的好嗎?

 

論文,看意義先於數量。

 

我的學術研究,在有三篇 original article 的時候,因為三篇主題一致,就開始受邀到國際學會演講。

 

也因為如此,我很愛惜自己的數位履歷,一定要真正曾經深度參與的 project,我才會把名字掛上去,只是幫忙給點建議,人家要送我作者一篇,不管是研討會論文或真正重量級期刊,我都很客氣的婉拒。

 

 

問:如同蔡校長說的:「生命就是最貴的成本。」請問現今台灣醫療崩壞情況下,大家紛紛跨界,如今再花心力投入醫學研究是有價值的嗎?不知道講者的動力是什麼?如果不想進行研究,可以生存在現今的醫療生態嗎?(急診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PGY)(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成人精神科總醫師)(麻醉部主治醫師)(放射科主治醫師)

 

答:

 

醫學研究對自己的意義

 

醫學研究有兩大意義,是環境怎麼改,台灣醫療怎麼崩壞,都拿不走的:

 

  1. 讓你的臨床工作產生獨特性,做出差異化,建立你的不可取代性。
  2. 把你的臨床足跡寫成文章,登在 PubMed,就是在人類科學文明史上,寫下一個屬於你的里程碑。

 

我個人努力的動力,便是如此,我們所邀請的講師,也多是如此。

 

喪失研究動力,往往是因為研究動機被「異化」了。一開始是研究刊登有獎金、有別人的肯定,所以我們做,但後來人不自覺的會把 impact factor、獎金、走路有風,當成最重要的動力,若「研究動機」與「金錢和升遷」掛勾,當外在肯定下降,就一定會喪失研究動力。

 

就像捐血,台灣的政策,是捐血無金錢報償,所以,無償捐血是因為我們「想幫助別人」。但有些國家,採取捐血給錢的制度,一開始看似小小補助,多少拿些也好,無傷大雅,但久了之後,只要每袋補助款稍微打個九折,馬上血量就會迅速下降。因為動機從「想幫助別人」,變成被「補助款」取代。

 

所以,論文獎金當然還是要申請,但要記得,寫作的初衷,是為自己拼,不是為了獎金或為了別人給不給你升遷拼。

 

醫學還是很感動人的,醫學研究還是很啟發人的。

 

不想研究,能否存活?

 

可以的,就不要留在「重視研究產出的醫學中心」就好,到小一點的醫學中心、區域或地區醫院、診所,這些重視臨床服務的地方,就行。

 

事實上,很多醫學中心也在苦撐了,嘴巴上講要論文,每年把沒發表的主治醫師叫去喝咖啡,但因為人手拮据,也不敢砍掉這些有在做臨床的人,在恐怖平衡下,反正趕不走,喝咖啡就喝咖啡,喝完還不是好漢一條,管他的 XD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