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8 / 28

[課前問答] 我為什麼寫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作者:張凱閔 醫師

 

 

902303_10151709731891459_1974357215_o

 

 

問:Systematic review or meta-analysis 的文章適合新手寫嗎?還是得先累積其他文體的文章,有知名度之後再寫才容易成功?是不是一定要有一位在這個領域有一番研究的老闆當第二作者?(骨科醫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新陳代謝科 Fellow)(核醫科醫師)(麻醉科住院醫師)(內科部住院醫師)(麻醉科主治醫師)

 

答:Systematic review 與 meta-analysis 適合對該領域有一定專業程度與興趣的研究者撰寫,並不一定需要有個在該領域有知名度的專家做共同作者,但是若有的話有加分作用。文章是否會接受,大多跟作者群的知名度相關性不大,主要是以此論文對該領域的貢獻度來做評分的依據。

 

新手在從事 primary study,一個完整的 systematic review 是基本功夫,把這個打根基的工作,順練轉換為 PubMed上的文章,也可替未來的研究鋪下扎實的根基。

 

 

問:學校所學的統計跟實際閱讀論文所遇到的統計分析好像脫節了,面對更複雜的 meta-analysis 該怎麼切入去理解呢?沒有統計基礎的人能否用 CMA 軟體來做 meta analysis?(內科住院醫師)(腎臟科主治醫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外科部副主任)

 

答:Meta-analysis 的統計並沒有比一般統計複雜,而學校所學的統計也沒有真的跟論文的統計分析脫節,差別是看到的論文都已經是完成體,而我們並沒有親身經歷過從清理資料到統計分析的完整過程。

 

CMA 軟體當然適合來做 meta-analysis,只要會使用電腦就可以操作,但沒有統計基礎的,在判讀結果上會遭遇困難,還是需具備簡單的基礎才容易上手。

 

 

問:做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和簡單的 RCT 比起來真的成本比較低嗎?比較適合年輕沒有研究資本的起步者嗎?(麻醉部住院醫師)(口腔顎面外科住院醫師)

 

答:這兩者很難比較,一個好的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從找 idea 到真正到達發表的階段,有時所耗費的腦力與時間,不下於一個 RCT 研究。

 

但身為一個研究者,都需對未來想要研究的課題進行一個 systematic survey,若再將收集到的資料適當量化,就極有可能形成 meta-analysis,因此針對年輕的起步者,的確可將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當作一種入門的研究方法,但未來若想要在該領域成為佼佼者,還是得需要以此當基礎,籌劃較具有新意的 primary study。

 

 

問:寫出一篇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入門的步驟與著手的眉角?需要具備哪些背景知識呢?有沒有什麼推薦的程式或是軟體可以使用?(腎臟科主治醫師)(減重外科主治醫師)(骨科醫師)(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麻醉部住院醫師)(復健科醫師)

 

答:眉角在於你對該領域,是否真正有專業的認知,若沒有真正的專業,就很難瞭解該領域當中,有哪些課題是可以做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因此研究者對於該領域的背景知識,絕對比使用的統計方法還來的重要。

 

市面上有許多軟體都可以進行 meta-analysis 的運算,如 Review Manager、Stata、MedCalc 等都可以,至於軟體的選擇則端視研究者對該軟體的熟悉度來決定。

 

 

問:

  1.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的主題該如何選?在題目構想上與單篇 study 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同樣主題會不會很多競爭者在寫?
  2. 平常如何收集好的 idea?如何評估一個 idea 是不是可以繼續做下去?(藥劑部藥師)(骨科主治醫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答: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來自於研究者對該領域的敏感度與熟知度,在相關的研究數量不足以做 meta-analysis 時即留意,等到量大到一定程度時,迅速將文獻收集完畢並開始分析,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因此平時閱讀該專業領域的文獻,熟知相關研究的進展,是好 idea 最主要的來源,但因為競爭者眾,所以想到好的 idea 時,先搜尋是否已有相關的 meta-analysis 發表,再評估是否繼續分析下去。

 

跟單篇 study 最大的不同,在於題目的題材來自於一些已知但未明的結果,其創新性自然不如單篇study來的高。

 

 

問:在撰寫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的文章時,哪一個步驟會是最容易卡關或是最易有挫折之處?(個人隨意亂想:不恰當的主題、搜尋及篩選文章、兩位評讀者意見不同時、各篇 RCT 文章不易統合)(醫院醫師)

 

答:最易有挫折的地方,是自己好不容易尋找到的主題,一查 PubMed,發現已經有文章發表了。更挫折的是,自己剛開始做時,沒有發現相關的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被發表過,但是寫完要投稿時,才發現剛好在這段時間內,有一篇跟你要做的主題幾乎雷同的文章已經出現在 PubMed 上了。

 

 

問:

  1.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在搜尋文獻時需注意哪些規則?要設定哪些搜尋條件才不會遺漏重要文獻?引用文獻是否需要考慮 reviewer 的偏好呢?
  2. Systematic review 挑選適合的文獻之後,如何有效率的對文獻進行研究方法的評讀、品質的檢視?(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核子醫學科醫師)(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

 

答:在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搜尋文獻時,通常需要追隨一些準則,常用的如:PRISMA flow diagram。關鍵字的選擇很重要,同時要搜索不同資料庫來交叉檢索,才不會漏掉重要文獻。

 

引用文獻時,若是此文獻是用於前言、方法與討論部分的,建議可使用較新的文獻,但不需考慮 reviewer 的偏好,因為多數情形下你不知道你文章的 reviewer 是誰。

 

在文獻的評讀與品質檢視的部分有很多量表可以協助,不同的研究型態可能量表也不同,如 Cochrane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 是我常用來檢視隨機分派研究時用的工具。

 

 

問:

  1. 如果想研究的 endpoint 無法從 paper 內取得,向原作者要又沒有結果,請問要怎麼辦?(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2. 如果要做 meta-analysis 的文獻,每篇所呈現的測量結果不同,如:生活品質就包含有 WHOQOL、EQ5D、SF36 等量表,結果該如何歸類做 meta-analysis?(健康照護科學研究所 博士生)

 

答:有時候 endpoint 的 data 可以從圖形中萃取。但如果跟作者要不到,該篇文章僅能作為 systematic review,無法進一步做 meta-analysis。

 

而如果每篇測量所使用的量表不同,但測量的變項概念是相似的,例如都是測量疼痛的量表,可以使用標準化的方式,讓彼此之間可以做比較。或是萃取各量表之間,測量同樣向度的次量表來標準化,也是個可行的方式。

 

 

問:目前正在煩惱是否要念研究所。一方面希望研究所可以帶來研究方法訓練和新的研究工具,但又覺得在沒有資源的環境下即使唸完效益也不大,不知各位講者當初如何考量?念研究所對於臨床論文的產出有什麼樣的幫忙呢?是否可以幫助自己比較快找到方向?(教師)(內科部住院醫師)

 

答:念研究所前,可以先瞭解該研究所可以提供的資源,然後再思考是否可以跟自己的臨床專業作結合。同時應該問自己,念研究所的目的為何,可以帶給自己什麼樣的前景,例如在教學醫院,念研究所是為了要提升研究的能力,然後未來升等爭取更宏偉的舞台。

 

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需求,不要落入看到別人都念研究所,自己也得念的趕流行迷失。

 

念研究所時,因為有畢業的壓力,只要所念研究所跟專業有相關,在所上老師的支持下,論文的產出可以很驚人。但念研究可能不易幫你找到方向,通常是先找到方向,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研究所就讀。

 

 

問:

  1. 若不在研究機構內工作,培養紮實研究能力有其機會點嗎?
  2. 如何於平常培養文獻評讀能力,又多久的訓練後可以嘗試跨出第一步?
  3. 文獻編修有推薦公司嗎?公訂價格或如何選擇為佳?(醫藥代表)

 

答:雖不在研究機構工作,仍然有機會藉由進修,如:參加工作坊與讀研究所,培養扎實的研究能力,機會到處都是,因此重點在於研究者動機強不強。

 

文獻評讀能力的培養,可藉由系統性整理資料開始,第一步可以不是以投稿到國際知名期刊為目標,反而可以從各學會的雜誌開始磨練自己的能力。

 

文獻編修各家各有所長,一分錢一分貨,但重點是在編修之後,是否有曲解作者的原意,這常常跟英修者的背景知識有很大相關。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