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9 / 23

每次到新思惟,都有滿滿的收穫。

 

作者:臺大醫院 影像醫學部 王彧宸 醫師

 

 

wangyc

 

 

新思惟一貫的高品質課程

 

參加完《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後,滿載著豐富的收穫,引頸期待著一個月後舉行的重要活動《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根據前次參加活動的經驗,前排的座位必定相當地熱門,因此活動舉辦的當天起了個大早,以最佳的心情迎接這一整天精彩課程。

 

延續著新思惟課程一貫的高品質,雖然在課前,全數的課前問答與講者介紹都已上網,現場仍可拿到精美紙本資料,利用課前的時間再次閱讀加深印象。在課前問答的部分,講師們不吝將學員們常見的問題整理並且有系統的回覆,令聽眾可以很快地進入狀況,並抓住講者的內容。

 

 

每位講者都讓人深受啟發

 

一整天的論壇,每位講者輪番上陣,精彩的程度令人全神貫注。在蔡校長開場以後,張凱閔醫師分享了 systematic review 與 meta-analysis 的寫作歷程。原本以為這些研究都是遙不可及的,但原來只要題目選擇合適,並且勤於閱讀與系統性整理,加上統計軟體的幫忙,也能為專長的領域,做出一份貢獻。

 

接著第二位的郭亮增醫師,展現了寫出 Cochrane Review 的自信,也講解了重要的三個步驟:title registration, protocol, full review。對於郭醫師在實證醫學上的用心耕耘,真是讓人深受啟發。

 

第三位陳育群醫師是健保資料庫研究專家,在演講中透過各式各樣精彩的圖表,分析健保資料庫研究的趨勢,並且傳達健保資料庫是 dry lab 很好的研究方向之一。陳醫師把大量的數據,視覺化畫出驚人的圖表,真是令人佩服!

 

第四位的林舜穀醫師,則是讓我觀摩,同樣是結合健保資料庫的研究,如何將中醫研究結合發揮。令人注意的是,從講者背景資料看來,林醫師似乎是整場講師中最年輕的一位,卻已能有如此的研究成果,令人值得欽佩。

 

下午場次的內外科與獨立科的投稿經驗,分別是吳青陽醫師、陳一銘醫師與蔡依橙醫師主講。吳青陽醫師用外科研究的經驗告訴聽眾們,著手研究時的主題挑選、標的搜尋以及策略擬定方向。

 

陳一銘醫師則是以內科的研究經驗,分析投稿期刊時應注意的事項。除了研究期刊排名外,投資期刊就像投資理財一樣有賺有賠,impact factor 的趨勢變化也是值得留心的一部分。

 

最後,蔡校長則是以「你想當哪一類研究者」為導引,告訴台下聽眾要選出自己願意發展的期刊,並且集中火力投稿,建立自身的品牌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最後兩位講者風格迥異。陳天心醫師的研究模式,讓我們看到網路的力量,建立起超越距離的跨團隊模式。

 

而李健逢醫師的 wet lab 發展之路,苦練實幹造就出來的成果,令在場所有人感到欽佩。李醫師的學習過程,也是住院醫師們修練自我時,很能夠用來鞭策自己的 role model。

 

一整天精彩演講聽下來,時間很快地就過去了。對於醫學研究的看法,我有了更多不一樣的思維。期待往後能夠謹記本次論壇的收穫,在未來的醫學之路,能夠尋找機會與研究希望。

 

 

追蹤新思惟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