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講者 陳天心 醫師
我想,自己可能是去年少數沒寫心得的講者,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罹患的是「超強拖延症」,非到緊要關頭不會做事,特別是沒有動力的事情。
不過我覺得,去年參加《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聽我演講的人,都知道我之前完整的研究經歷,我也想把 2015 年到 2016 年的收穫整理,和大家分享,主題則是鮮少有人探究的「臨床醫師做研究的代價」。
大家都想做醫學研究、發表論文,但是網路上只聽聞研究者成功的一面,卻很少探討醫師做研究必須付出的代價,於是我想從自身的經歷跟大家說明。
IF 0.825 分和 4 年時間:獨立的第一篇臨床 paper
這是我老師提供的研究想法,花了四年時間,終於成功發表在 Cardiology in the Young。
第一年毫無進展
那時候環境相當艱困,每天工作 12 小時,內容包括早上七點到導管室,努力衝刺,希望可以在下午五點做完手術,接著看會診,希望一切都能在晚上七點前完成。
做研究的時間,絕大部分是利用沒有值班的晚上,理想狀況是八點坐在桌子前開始翻病歷,但事與願違,大部分的日子,開始翻病歷,第一本可以翻完,第二本就開始趴在桌上睡覺,睡到十點回宿舍,就這樣過了一年的時間。
突破困境是唯一解
第二年想出一個辦法,突破這種困境,我分別找了認識的研究護士和醫學系學生,請他們協助翻病例,又花了一年時間,終於把這些病例翻完。
第三年又碰到一個困境,統計圖表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那時候又沒有新思惟,該怎麼辦呢?後來決定花錢請統計公司協助我做統計、製圖,然後論文終於被成功接受了。
看完這個故事,各位可以有個簡單的概念,一個年輕主治醫師在醫學中心,理論上 case 不會太少,如果醫院沒有買個很新的臨床機器讓你用來做研究,也沒辦法有適當的環境,一邊工作同時收 data,正常情況下,拼老命做研究,大概也只能發 IF 1 分上下的期刊。(那年代 PLOS ONE 還有 4 分多,說實在的 1 分多也不好上。)
那時候就覺得,臨床研究這樣做下去不行,效率低落、成果差。
IF 1.2 – 4.0 分和 50 萬
接下來這兩篇,為半基礎和基礎研究。我很感謝腎臟內科的好朋友,介紹他的老師給我認識,並協助我收集心臟內科加護病房的病人,進行 acute kidney injury 研究。
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每天晚上八點,都在心臟內科加護病房訪視新病人,詢問是否願意參加研究,提供血液讓我們做研究;另外一篇基礎的研究,則是 GLP-1 與心臟細胞發炎反應的相關研究。
我計算過大概研究費用,每個研究獨立都要 50 萬以上。半年的研究助理人事費、測 biomarker 的 kit、買細胞株的費用,基礎實驗需要的藥物費用,就算實驗室別人免費借給你,都還是要這麼多錢。
研究總有意外……
中間還發生過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我們那時候想要測試 GLP-1 對於細胞發炎反應的效果,本來想省錢,就去外面購買給人體用的 GLP-1,後來實驗發現,商業給人使用的 GLP-1,會毒殺在實驗室的人類心臟細胞。
我們最好的推測是,商用的 GLP-1 中可能另有輔劑,可能是為了保存藥物、或者是讓人體更容易吸收,但是這些輔劑對於獨立生存在培養皿的人類心臟細胞是有毒的,只好乖乖購買細胞用的 GLP-1,又是一筆額外的費用。
而心臟內科加護病房的急性腎損傷研究,有趣的是 data 收集完畢,在老師指導下我開始跑統計數據,才發現跑統計也非常專業;等到提筆寫論文時,更發現自己寫作能力實在是亂七八糟。
我的初稿和最後發表的文章,幾乎內容有 8 成以上不太相同,非常感謝老師當初的指導。這時候我才知道,論文要能順利產出,需要有好的指導老師、以及專業統計人員協助。
連續產出 IF > 5 分和 > 200 萬
最後,天心決定要來做大的賭博,想要建立一個完整有架構且可持續發表的團隊。
選擇有二,第一是基礎研究實驗室,第二是健保資料庫團隊。當時我人在國外,發現基礎研究主持人不在台灣,建立團隊有些困難;但健保資料庫研究則有機會遠端處理,所以,我選擇健保資料庫。
5 篇 paper 發表才算過關
要成立一個完整的健保資料庫研究團隊,需具備三位核心成員:一個是研究指導者,非常瞭解健保資庫研究架構,一個是能夠獨立擷取資料且進行複雜統計的統計專業人員,另外則是負責其他所有工作的執行者。
團隊建立的初期,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互相在研究中慢慢成長,天心的經驗是,一種研究類型的熟悉,至少要發表 5 次,才能非常熟練,天心擅長的研究有兩種,分別是手術研究和藥物研究,這兩個研究領域至少都要各有 5 篇 paper 發表,才算的上得心應手。
團隊成立代價高、成果也豐碩
《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有另外一位演講者李健逢醫師,李醫師的是基礎研究團隊。我的健保資料庫團隊,建立前期至少需要 200 萬以上的經費,李醫師的基礎研究團隊,代價更高(李醫師在論壇上有交代,他的金額不能到處說 XD)。但是只要研究團隊成立,量產有品質的系列研究,是水到渠成。
最後回到問題的源頭,醫師做醫學研究該付出怎樣的代價?我還是以自身熟悉的健保資料庫研究做為例子說明。
健保資料庫研究經費估算
首先說明,醫師的時間成本非常高,所以計算金額會比一般人高很多,因此除了統計團隊之外的成員,都以醫師時間成本計算。
我這邊的計算模式如下,每個研究案在有經驗的指導下,需要 10 次 1 小時團隊會議,即可成功刊登。
- 研究指導者:10 小時團隊會議,及會後 1 小時額外討論時間。
- 研究執行者:10 小時團隊會議,及會後 5 小時額外工作時間。
- 統計團隊: 計算有點複雜,直接以 10 萬元計。
研究指導者通常較為資深,時間成本高,用 2000 元 / 小時計,研究執行者通常是年輕醫師,時間成本低,以 1000 元 / 小時計。
將所有研究、開會時間全部換成金錢,就是:
(10 + 10) X 2000 + (10 + 50) X 1000 + 100000 = 20 萬元。
我可能不花錢就完成研究嗎?
問題來了,如果我沒有經費,是否可能獨立完成研究?
在沒有指導者的情況下,你想做所有事情,最有可能的情況是:
20 萬元 / 1000 元 = 200 個小時。
請注意,這已經是最短時間,因為你想作別人專精的事,通常會事半工倍,很難在節省時間。如果你運氣很好,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指導者,同時帶來適當的統計人員,則時間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找研究指導者通常只要談好 authorship 就不太有問題,所以 4 萬元應該可以省下來;另外,統計團隊有時候可以找到免錢的(通常是指導者自帶),也可以省下來,不過免錢的服務通常帶來很多問題,又是一大篇幅的故事,這邊暫時不提。
由上面的文章中,各位可以清楚看到,我從臨床研究轉到基礎研究、再轉回健保資料庫,中間的選擇其實很簡單,就是考量研究要付出的代價和目標中間取出的平衡。
「做研究是為了什麼」之目標導向策略建議
最後我想回答的問題是,如何在你的家庭和研究和工作中取捨?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各位青年醫師研究者問自己,我做研究是為了什麼?
如果你只是想要應付醫院的要求,每年產個 1.5 篇(這個數字很有趣 XD),我的建議是:你直接找個有經驗、論文數量多、品質好的指導者,跟他一起合作,貢獻出你的聰明才智和時間,有可能會花最少的時間,產出你需要的論文數量。
如果你想要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對世界醫學研究有實質的貢獻,量產出非常有品質的系列論文,或者是在科內走路有風,我的建議有二:
第一,仍然是有經驗的指導者。這時候既然要考慮高品質的系列研究,可以考慮出國尋找指導者,當然國內也可以,因為有大師指導依然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第二,獨立建立自己的團隊。這必然會付出極大代價,畢竟在沒有任何 credit 的情況下,年輕醫師非常難找到任何研究資金的援助,而最有可能達成目標的情況,則要捨棄非常多的東西(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金錢等)才能有一點點機會成功,甚至最後仍以失敗做收。
不過,這種方法建立起來的團隊,萬一成功了,成果會非常巨大,而且最棒的一點是「你完全不需要聽任何人的指揮」,因為團隊是你獨立建立的。偶而會聽到,其他人的團隊建立早期,有指導者介入,導致後來團隊在執行上面臨困難。所以,獨立很重要,也很可貴!
思考自己想要的及能承擔的代價
最後做個結論:
- 每個研究通常花的最少時間是固定的,至少要 200 小時。
- 有指導者情況下,時間成本可以大幅下降,不過通常要付出額外的代價,例如:authorship。
- 做研究前,先想清楚自己做研究的目的是什麼,避免付出超過自己能負荷的代價。
我想看完上面的文章後,加上聽過《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的人,應該好好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才能決定自己要付出多少代價。
如果看完上面的文章,還沒有任何想法的人,我的建議是去聽聽《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吸收別人的經驗對自己一定會有幫忙。
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