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9 / 24

擁有鋼鐵般意志的講者賦予我寫作能量

 

作者:成大醫院 內科部 顏志傑 醫師

 

 

group photo

 

 

這真的對我有幫助嗎?

 

一直關注的新思惟網路社群蔡校長以及其他相關課程的訊息如雨後春筍般萌來,我其實已經潛水很久,看著很多熟識好友紛紛「勸敗」許多優秀的課程,終於我也按耐不住,不考慮的就報名「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報名是衝動的,但現實的問題仍需要解決:一個費用不低的專業課程,一個周末難得可以休息的假日,對比於已經在臨床訓練摧枯拉朽、筋疲力竭的住院醫師,對醫學研究有初芽般興趣,卻不知從何下手的徬徨。我看著課程表不禁想問:「這真的對我有幫助嗎?」

 

 

不但被啟蒙還被賦予能量

 

課上完了,我心中只有一種被啟蒙的(enlightened)感觸。原來醫學研究並不是遙不可及,原來我們也有能力可以做出令人稱羨的 Meta-analysis 或是Cochrane Review,原來健保資料庫是那麼一個被低估的寶藏,原來很多「神級」的研究者也是點點滴滴開始累積,從練功房開始打怪賺經驗值。

 

「沒有人是天生的,我們都是娘生的」,我好像被賦予一些能量,不得不開始嘗試一直在躲避又感到徬徨無助的研究之路。

 

 

原來神級的講者也曾迷惘孤獨過

 

從 meta-analysis 到實證醫學和健保資料庫,從內外科系到獨立科系的研究領域,我從各位講者的分享慢慢吸收到各家獨門絕活。從小而大,從 0 到 1,從選出最「具潛力」和「氣味相投」的期刊投稿起,第一步就要思索並建立自己形象品牌,然後專心致志,了解到「最辛苦的這一段,才能造就日後所有的故事」。

 

許多講者的分享,簡直是勵志小說裡面對抗惡劣環境、力爭上游的橋段,我感到詫異的是原來許多神級的研究者,也曾經歷過彈盡援絕、孤立無援、迷失方向和躊躇不前的困境。

 

 

講者們用鋼鐵般的意志度過困境

 

郭亮增醫師分享,若當初沒有硬著頭皮參加實證醫學競賽,今天就沒有機會站在講台上說故事;林舜穀醫師也是源於升上年輕主治醫師的尷尬期,為了要找尋自己的定位才毅然決然投入從 0 到 1 的中醫資料庫研究;陳天心醫師在「出國深造」的人生困境中,善用「看海的日子」在網路科技中量產大量的科學研究。

 

更不提李健逢醫師把握自己初心,以鋼鐵般的意志同時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和實驗室技術,更不懼設立實驗室之初負債累累(據說債臺高築到七百萬!)的困境,真正「逆風高飛」的完成許多研究創舉。(聽完李醫師的分享我都快拜了,真正是超人強者也。)

 

當然還有蔡校長精準分析投稿選擇期刊的利弊和定位(會場旁剛好是綠角大的投資操作指數論壇在進行,怎麼兩者居然有異曲同工之妙),堪稱集各家大成的整理,還有分析出 open access 期刊在未來發展之潛力,配合陳一銘醫師整理出從知名度、可行性、影響力、impact factor 中,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策略,令末學收穫良多。

 

 

面對逆境、接受批評、處理匱乏。

 

總歸來說,這次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我學到了即便是神級的強者,也有遭遇困難起步的階段和歷練,「困境」反而是激發研究動力的源頭,勇敢跳出舒適圈開始大步走才是出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才有突破困境的機會。

 

謝謝你,9527。(釔編按: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點秋香梗 XD)

 

喔不,是蔡校長和眾位講者們,我終於獲得一些心靈能量了。

 

 

追蹤新思惟國際